日期:2018-02-28 10:26:03 | 阅读数: | 打印页面 | 关闭页面 |
“撤销廉政账户,开展红包礼金问题专项整治。对发现的红包礼金问题将逐一追查到底、决不放过,对不收手、不知止的,一律从严处理。”醴陵市纪委全会报告中明确指出,给拿“廉政账户”作为“挡箭牌”,用来减轻或者免予处分的贪婪者发出的最后“通牒”。开展“撤销廉政账户,红包礼金问题专项整治”作为2018年醴陵纪检监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,充分说明:反腐败斗争绝不能给“贪婪者”留下“空隙之地”的决心和力度。
廉政账户是一个供党员、干部上交其收受的无法退回或不便当面拒绝的现金、有价证劵的专用账户。设立廉政账户是给“贪婪者”自首和主动退赃、争取从宽从轻处理、重新做人的机会,从而达到“治病救人”的目的。可随着时间推移,某些人慢慢“改变”了廉政账户的“初衷”。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,廉政账户如果使用和定位不当,很容易会成为腐败行为减轻罪责的灰色地带。事实说明,廉政账户制度确实被一些腐败分子“钻了空子”,成为他们违纪的“挡箭牌”。用“廉政账户”掩盖自己“贪婪”的本来面目,玩猫腻、捉迷藏。那些存入廉政账户里的不过是一些“芝麻”,自己怀里却还抱着“西瓜”。这些掩人耳目的背后都是希冀规避处罚的侥幸心理,他们“贪”手不收、“欲”望不减,千方百计寻找制度缝隙、窥伺贪腐机会,甚至不惜顶风违纪。
众所周知,我国是礼仪之邦,年终总结表彰先进发放奖金、扶贫救助慰问困难群众、重大节假日期间走亲访友、聚会宴请等场合,均用红包来表一份心意。但是,在某些贪官看来,这些礼尚往来、情感投资的“红包”,都可以作为顺理成章的噱头与借口。他们以收“小红包”自慰,或往廉政账户里打收的一部分钱,其实质是对贪腐危害的认知缺位和对党纪国法的敬畏缺失。
撤销廉政账户反腐不留余地,意味着党风廉政建设升级换挡,堵死了少数人利用廉政账户逃避党纪监察的漏洞,提示党员干部拒腐无“面子”可讲。撤销廉政账户,开展红包礼金问题专项整治,不能给“贪婪者”可“藏”之机,也是盯住关键问题、持之以恒纠治“四风”的重要举措,更是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新的要求。